大发体育平台-(中国)科技公司,

您当前所在位置: 大发体育平台-(中国)科技公司, > 学术动态 > 正文

林火研究论坛第十七讲

日期:2023-03-23 点击数:

间:20230325星期六9:00-17:00

点:主西517

腾讯会议:314-753-074

人:胡同欣

报告题目:国家灾研院气象灾害研究的现状和发展

人:钟霖浩

报告人简介:钟霖浩,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气象灾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心负责人。钟霖浩于中国海洋大学大气科学系获学士和博士学位;曾工作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期间以访问学者身份短期访问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和德国汉堡大学;2021年调入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负责气象中心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是气候动力学,水循环和极端天气气候,共发表50余篇SCI论文,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他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6项。

报告内容简介: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灾害影响日益凸显,多灾种自然灾害并发和链法趋势日益明显,在应急管理部的顶层设计下,应急管理部与中国科学院共建成立了国内首家以多灾种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机构—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作为该机构的主要研究中心之一,气象灾害研究中心的使命是开展极端天气气候致灾的基础理论和减灾技术研究。中心成立近两年来已初形成了极端天气气候机理、天气和气候数值模拟、短期气候预测、大数据方法应用和灾害影响评估几个研究组,在极端天气、气候变化、气候预测、灾害影响方面已产出了一批高水平成果,并正在有序推进气象-水旱和气象-林火等灾害链研究,以其在多学科交叉融合方面有所突破。

报告题目:基于遥感云计算的生态系统模型优化及对林火碳排放估算的探讨

人:裴艳艳

报告人简介:裴艳艳,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森林草原防灭火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裴艳艳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取得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后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22年9月入职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森林草原防灭火研究中心。主要研究领域为陆地生态系统模型与碳循环、全球变化遥感、林火变化监测与碳排放,研究成果发表在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Ecological Informat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Remote Sensing等杂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2项,参编专著2部。

报告内容简介: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一方面,干旱严重影响了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的年际变异和趋势,已经成为植被生长最重要的干扰因素之一,干旱状态下的GPP精确模拟成为许多生态系统模型研究的难点之一。而GPP作为全球碳循环中最大的CO2通量,其在干旱条件下的准确估算,可为大气CO2浓度预测及温室气体排放等提供测算依据。另一方面,干旱导致全球森林火灾风险增加,未来森林火灾将持续时间更长、规模更大、强度更高。而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干扰因子,直接改变森林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并通过燃烧产生的碳排放影响全球碳循环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反馈。然而,由于缺乏精细的林火时空连续变化过程监测数据集和干旱条件下地表可燃物载量的准确估算模型,区域林火碳排放的时空动态格局及其对干旱的响应规律和驱动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将基于遥感大数据,探讨干旱条件下的GPP模型优化及林火碳排放估算方法,为全球碳循环动态刻画及其干旱响应机制等提供科学依据。

报告题目:中国区域干旱预估模型开发与影响评估

人:段瑞鑫

报告人简介:段瑞鑫,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气象灾害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2022年6月,段瑞鑫于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获得工学博士学位,读博期间以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身份赴加拿大里贾纳大学交流访问两年;2022年8月入职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气象灾害研究中心。主要研究领域是气候模式尺度下延、极端气候和不确定性量化,以第一作者及合作者身份共发表SCI论文12篇,主持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人才专项1项。

报告内容简介: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以温度升高为主的显著变化。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其报告中指出:全球气候系统的持续变暖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如不加以控制,将给人类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带来严重后果。气候变化尤其是频繁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例如干旱、复合事件等)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如何应对“常态化”的极端气候事件,探究其成因并对其在未来阶段发生演变规律和影响特征等进行深入挖掘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所开发的逐步聚类预估模型结果,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未来我国将会有更多极端气候事件发生,且气候模式对未来预估不确定性的贡献占比较大。研究总体可为极端气候事件的精细化研究提供新工具和方法支撑。

报告题目:关于强对流天气的思考:强降水和雷击火

人:姜晓玲

报告人简介:姜晓玲,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气象灾害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2021年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气象学博士学位,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联合培养,曾赴美国马里兰大学交流访问一年。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小尺度天气学,长期从事极端降水演变特征与机理研究,在Journal of Climate,Monthly Weather Review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报告内容简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报告强调,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化正在加剧全球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全球强对流天气频发,与之相关的洪涝灾害风险加剧,而城市由于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面临更为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大背景下,雷电活动逐步增强,在人为火源管控措施下,雷击火占森林火灾频次的占比更为突出。报告从我国城市群短时极端降水变化及其与城市化的关系和雷击火的研究现状两方面展开,阐述了由强对流天气所引发的不同灾害类型。研究总体可为气象-水旱和气象-林火等灾害链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支撑。

报告题目:中国干旱对高温热浪的放大效应

人:时子童

报告人简介:时子童,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气象灾害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2015年于北京林业大学获学士学位,2021年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9-2020年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进行交流访问。主要研究方向是极端天气气候与城市化气候效应。主要工作发表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Atmospheric Research等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

报告内容简介: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害。近年来,研究者在关注单一型高温热浪事件变化的同时,逐渐开始关注与热浪相关的复合型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复合型灾害是指两种及以上气象灾害并发或交替发生的现象,通常可能带来更为严重的社会和经济损失。热浪-干旱是常见的复合型灾害之一,在全球许多地区,热浪-干旱复合灾害发生的频次和范围呈现显著增加趋势。但目前,鲜有研究定量比较与干旱同时发生的复合型热浪事件和单一型热浪事件在热浪的发生频次、持续时间和强度等方面的差异。本研究借助高密度气象台站观测数据,揭示了中国区域热浪与干旱复合型事件的发生频次显著增加,较单一型热浪事件强度更强,持续时间更久。